近日,合肥市玉镜路小学的学生参观合肥未来大科学城的聚变创新展览馆。本报通讯员 陶声凤 葛宜年 摄
10月2日,在第二届(合肥)国际科学艺术周的院士大讲堂活动中,封东来院士做科普讲座。本报记者 徐旻昊 摄
阅读曾经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工作过的11位“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的感人故事,是新生们的“开学第一课”。在“开放日”走进合肥科学岛内看展览听讲座,是市民们常来常往的“科普课”。人们感受到科学成就背后的精神力量——爱国奉献的精神底色不能变,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志气不能丢。一代代科技工作者个人理想与时代方向、国家民族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接力传承,勇攀高峰,大展身手。
传递精神之火
奋勇开拓担使命
开学季刚刚过去,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校园内,关于老一辈科学家的话题无处不在。他们为教科书提供“定律”,也为舞台艺术作品带来“光影”;他们是令人仰视的楷模,也是可亲可敬的校友。
在中国科大东区大礼堂,话剧《种子——赵忠尧纪事》带领青年学子们走入这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创建者之一、原子核物理和原子核工程系首任系主任的科学世界。与此同时,合肥高新区则举办首场“光影育人”观影活动,播放了电影《钱学森》。观影之前,钱学森力学科技英才班班主任范煜作了15分钟的《钱学森与中国科大》讲座。感动之余,同学们说,想继续听他们的故事,下次相约!
前不久,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长包信和在2024年本科生开学典礼上的一番话中,也提及三位科学家:杨承宗拒绝了海外高薪,带着用全部积蓄换来的13箱珍贵资料毅然回到新中国。在我国放射化学基础几乎为零的情况下,他亲自设计放射化学实验楼,培养了新中国急需的第一代放射化学研究人才。他是我国放射化学奠基人、中国科大创校元勋之一。21世纪初,潘建伟筹建实验室,组建研究团队,带领一群年轻人闯入微观世界,开启了与量子的“纠缠”之旅。“墨子”升空、“京沪干线”建成、“九章”“祖冲之号”横空出世,这一系列重大成果实现了科学与技术的完美融合。中国科大近代力学系首任系主任钱学森在大学期间广泛阅读哲学、文艺理论方面的书籍。他在专著《科学的艺术与艺术的科学》中,大力提倡艺术与科学结合,认为文艺与科技是不能割裂的……
阅读曾经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工作过的包括11位“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在内的老一辈科学家敢于战胜艰难险阻、勇攀科技高峰、无私奉献甚至为国捐躯的感人故事,成为新生们的“入学第一课”,鼓励学生们以老一辈科学家为榜样,勇担使命,为国家的科学事业作出更大贡献。
回溯文化传统
千淘万漉为求真
科学家精神力量,激励着一代代青年学子奋勇前行。回望中华大地,科学传统,不绝如缕。
中国古代产生的农、医、天、算四大科学体系和以四大发明为代表的技术发明,受到中国传统文化“天人合一”“格物致知”“经世致用”等观念的影响。传统数学经典著作《九章算术》以方田、粟米、方程、勾股等分类,列举了246个数学应用问题求解,很有实用价值。曾子《大学》有八目,即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在古代中国,科学来源于对生活的观察和理解,同时注重将科学知识运用到人们生活中去。
为什么哲理与实践相互统一?这是中华传统文化之博大,对于技术发明的托举。
在阜阳感受“汉代星空”,汝阴侯汉墓的发掘为这座城市增添了璀璨的历史篇章,该墓葬出土的天文观测仪器,不仅是阜阳珍贵的历史遗产,更是全人类探索宇宙和文明演进的重要见证。这是古代的科学成果,也体现着当时的科学思维。在凌家滩“观星”,天文学史专家及科研团队复原文献中立表测影的天文实践,让受众更好地理解和感受这个古老而神秘的节气以及背后的历史渊源。
为什么从仰望星空中认识自我?这是中华文明之灿烂,对于科学思维的启蒙。
在研究者们看来,中华文明具有相当深厚的历史积淀和文明成就,其中蕴含着丰富的科学精神。无论是求真的精神、知识的丰厚,还是获取知识的方法、推理验证的方法等,中国古代都不缺乏科学。中国传统文化为科学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生存空间和丰富的思想之源。
点亮时代之光
报国攀登写传奇
走进新时代,提倡科学家精神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是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体现,是巩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何以如此认为?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反对“坐而论道”,提倡“实干兴邦”。近代史的苦难历程给中华民族带来创伤,却也让中华民族的实干精神得以聚焦。舍小我存大我,不顾自我成就担当精神,在中华民族发展的进程中,在历史紧要关头总是会有人挺身而出、肩负重任,把个人融入国家、民族,以无我忘我的精神推动国家和民族的大业。
在合肥科学岛西侧,有一座葛庭燧院士纪念广场,纪念碑上所书:悠悠赤子、殷殷报国。1993年,钱学森在葛庭燧八十寿诞的贺信中写道:“我永远也不能忘记,是你引导我回到祖国的怀抱”。
葛庭燧是谁?他是我国著名物理学家,首次发明了金属内耗测量装置,被科学界命名为“葛氏摆”。1941年,葛庭燧到美国攻读博士学位却始终心系祖国。新中国成立后,葛庭燧携妻儿冲破重重阻力回到祖国,并即刻投身到建设祖国科研事业的第一线。1952年,葛庭燧举家前往沈阳参加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的筹建工作。1980年,年近七旬的葛庭燧院士来到合肥科学岛,创建中国科学院固体物理研究所。那时的科学岛,条件很差,葛庭燧提出了“摸爬滚打、勤俭建所”的口号,他决心在中国的实验室里培养出自己的人才,创造出世界一流的科研成果。40年春华秋实,固体物理研究所不断书写着传奇、发展与创新:内耗研究室被誉为“世界内耗事业的摇篮”;研究所率先开展纳米材料研究;高效吸能合金助力我国实现深空探测器着陆缓冲系统的完全自主化;高性能阻尼器助力高分七号卫星实现高分辨探测……
“虽千万人,吾往矣”,是合肥科学岛诸多先驱者的选择,是科学家们义无反顾的行动,也正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折射。而科学家精神仍在当代大放光彩——爱国奉献的精神底色不能变,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志气不能丢。一代代科技工作者将个人理想与时代方向、国家民族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接力传承,开拓创新,勇攀高峰,大展身手。
(记者 晋文婧)
凯发k8注册登录的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