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日居家,一边打扫卫生一边听书。听着听着,不觉一次又一次地泪流满面。
再一次听余华的《活着》,心中依旧百感交集、感慨万分,主人公福贵和媳妇家珍嫁走哑巴女儿凤霞时,那种喜悦又不舍的心情;得知女儿怀孕,那种觉得哑巴女儿有了下一代、有了传宗接代和养老送终的踏实……凡此种种,不觉与福贵一家产生了莫名的共情。
福贵经历了国民党统治后期到解放战争、土改运动、大炼钢铁,再到自然灾害动荡不安的时期,不可谓经历不复杂。从大富大贵落魄到一贫如洗,再到爱子有庆献血被抽空死在医院,在这样跌宕起伏的悲惨境遇里,哑巴爱女嫁给城里憨厚老实的偏头二喜,并且有了身孕,简直像是贫瘠画布里的一抹亮色,对福贵一家来说是多么大多么难得的一桩喜事,无异于久旱逢甘霖,久雨遇阳光。
但是,留给主人公一家难得的美好时间,实在是短暂得让人难以接受,白雪皑皑的冬天里,谁都不曾料想凤霞产下一男婴后,竟大出血死在产床上。听到福贵目睹二喜背回凤霞,二喜和死去的凤霞躺在床上睡着的场景时,情不自禁潸然泪下。听到福贵在他死去的有庆坟边葬下凤霞,二喜说:“爹,我死后,您帮我葬在凤霞边上!”,再次泪如雨下。还有躺在床上的家珍,面对凤霞的意外,两眼圆睁,欲哭无泪,给孩子起了一个“苦根”的小名,想着那情境,心里不知作何滋味,泪湿满襟……
《活着》,活着,贫困中的命,太脆弱了!
余华笔下,通过一次次的“死”,来写“活”。小说开头,看到老人的脊背与牛一样黝黑,犁开的田地像“水面上掀起的波浪”,老人唱起粗哑苍老古朴的歌……我的脑海里,也浮现出一个蹒跚的身影和喘着粗气的老牛,迎着夕阳朝茅草小屋慢慢往回赶,絮叨一个个亲人的名字,苍凉又寂寥。
听了一小段《活着》,实在让我心生感慨,家是最小的国,国是千万家,只有国家强大了,富强了,百姓才能安康地活着。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对于渺小如蝼蚁的福贵而言,他的使命在于劫后余生不抱怨,挺过来,活过来,以强大的心理,顽强的豁达的生命状态,来迎接新时代。
思绪翻涌间,我不禁想,福贵一家要是穿越到我们当下,岂不是其乐融融,儿孙绕膝,众人羡慕的幸福之家。首先,如今是法治社会,又开展了扫黑除恶,福贵没有机会嗜赌成性,输得倾家荡产,无钱给娘治病。再则,有庆献血、凤霞幼时的一场大病导致聋哑和难产大出血、家珍的软骨病,放在科技进步、医疗水平高、医疗条件好的当下,娘仨也许不会死于他们的病。其三,当今安全生产警钟长鸣,生命重于泰山,二喜怎可能被两块水泥板给夹死?其四,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当前广大农村正处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阶段,所有人衣食无忧,多少个“苦根”都不会因吃豆子而撑死。试想,福贵和家珍两口子,双双原生家庭家境殷实,儿女双全,勤劳友善,有庆和凤霞聪明伶俐、活泼可爱,自然能受到良好的教育,定有一技之长,定会有温馨快乐的小家庭。
余华《活着》里的福贵一家,在那个动荡的时代,是千千万万个悲剧类“福贵家族”的缩影。若是搁在当今太平盛世里,同样也能照见千千万万个幸福安康的福贵家族。
再读《活着》,掩卷沉思,不得不敬佩作家余华,对当时社会底层人群生计入木三分的洞察力;不得不佩服作者高超的小说构思技巧,一个个呼之欲出鲜活的人物形象就活在读者面前,一幅幅生活场景,如同一幕幕活色生香的连续剧,在脑海里一一铺陈展开;不得不佩服作者丰厚的阅历,以平实却扣人心弦的文字,挖掘了历史的真实性,书写了对生活的热爱,字里行间,真切地印证了作家董桥的“文字是肉做的”。
再读《活着》,听福贵讲述自己的故事,于苦难中忍受,于苦难中和解,是每一个普通到尘埃的普通人一生的命题。
再读《活着》,读出了作家余华诠释曹丕“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的深刻内涵。
再读《活着》,我辈更当忆苦思甜,珍惜当下,履行好时代赋予每个人的使命。
我想,这便是新时代活着的意义所在吧!
凯发k8注册登录的友情链接